李志起: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产业协同实现蝶变
来源:湖南企业商会 发布时间:2024-05-20
北京市政协委员李志起: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产业协同实现蝶变
北京市政协委员、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李志起在接受人民政协网采访时表示,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间,交通协同、生态协同以及产业协同均取得了质的变化。特别是产业协同方面,北京的创新技术、创新成果在河北、天津两地落地转化,形成了新的发展模式。其中,智能联网汽车产业链成为三地协同发展的亮点之一,北京的创新技术与河北、天津的汽车产业紧密结合,形成了有机的分工合作。
李志起还指出,北京作为全国科教资源创新资源最密集的地区,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扮演了龙头引领的作用。中关村的大量科技创新成果密集输出,为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升级和转型提供了强大动力。他形象地将北京比作高压水塔,其科技创新成果如水流般不断流向河北、天津两地。
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间,不仅北京的企业和产品走了出去,北京的解决方案也成为三地共识。以首钢为代表的全产业链融合已成为亮点,曹妃甸的新首钢基地展现了新的生产力,环保水平有了显著提升。这一变化为未来三地继续深化产业合作、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深度链接 | 李志起: 地方政府必须掌握的新质生产力发展“4大要点”
来源: 振兴国际智库 05-09
新质生产力是指以知识、技术、信息等为主要生产要素,以创新驱动为核心,具有高附加值、高技术含量、低资源消耗等特点的生产力。它强调的是创新与效率,是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力量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,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。对于地方政府,如何有效利用新质生产力来加速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,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。
在最近一系列深入调研和实地考察后,我们发现“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”的核心策略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主要着手点:
科技创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动力。地方政府应着重投资于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,鼓励产学研深度合作。通过建立科研中心、技术转移中心和孵化器,可以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。同时,要搭建起企业与高校、研究院所之间的沟通桥梁,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,从而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。
4月17日,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车间,通用飞机生产场景。范柏文 摄
所谓“飞地模式”,指的是地方政府在一线城市租赁或购买场地,设立属于本地的研发中心或创新平台。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,它能够充分利用一线城市的科技、人才和资源优势,推动本地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。
以我们实地调研的安徽芜湖为例,该市政府在北京、上海等一线城市设立了研发中心,吸引了大量的高端人才和科研团队。这些研发中心不仅进行前沿科技的研究和开发,还与当地的科研机构、高校以及行业领先企业进行深度的产学研合作。通过这种合作模式,芜湖市成功地引入了许多先进的科技成果和创新理念,极大地推动了本地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。
这一战略包含两个主要方面:一是对地方主导产业的升级改造,二是引入战略性新型产业和培育未来产业。地方主导产业往往是地方经济的支柱,对其进行升级改造是提升地方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。升级改造的重点包括数字化转型和提升价值链地位。
在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厅内,熊猫机器人从冰柜中取出一听可乐(2024年2月29日)。新华社记者 洪泽华 摄
在升级改造地方主导产业的同时,还需要积极引入战略性新型产业和培育未来产业,以构建更加多元化、现代化的产业体系。战略性新型产业是指那些具有高技术含量、高附加值、低资源消耗、环保节能等特征的产业,如新一代信息技术、人工智能、新能源等。这些产业的引入可以为地方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,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。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、建设产业园区等方式,吸引相关企业和项目落户。未来产业是指那些具有巨大发展潜力、能够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产业,如生物科技、量子信息等。这些产业虽然当前可能还处于起步阶段,但未来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。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、搭建创新平台、引进高端人才等方式,支持和培育未来产业的发展。
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,资金是不可或缺的资源。为了确保稳定的资金支持,地方政府需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。我们在调研中发现,一些先行地区的有效经验包括:
吸引社会资本参与:设立产业投资基金,吸引社会资本参与,专注于投资特定行业或领域。这不仅可以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,还能引入专业化的管理和运营经验。
利用国际金融资源:向世界银行、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申请低息或无息贷款,用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。探索在国际债券市场上发行债券,吸引国际投资者,扩大资金来源。
四、高度重视发展民营经济,激发企业家精神
民营经济是区域经济活力的重要源泉。地方政府应创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,降低市场准入门槛,简化行政审批流程,提供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。同时,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,鼓励创新创业,支持企业做大做强。通过举办创业培训、提供创业贷款等方式,可以帮助更多的民营企业快速成长,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。
延伸阅读
Leaen More +
精华推荐
(2024-11-09)
商会派员参加北京社会组织党建联合会在京商会委员会筹备会
[详细](2024-11-12)
商会中小企业分会举行换届沟通交流会 徐友富李四军出席
[详细](2025-01-21)
叶劲松李安民等出席
[详细](2025-01-21)
北京宁乡企业商会·宁乡一中北京校友会2025新春聚会圆满举行
[详细](2025-01-21)
北京武冈企业商会部分会员在罗马湖9号活动基地温情相聚
[详细](2025-01-20)
兰科集团举行2025年会盛典 蓝方力出席讲话
[详细](2025-01-17)
湖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 毛伟明作政府工作报告
[详细](2025-01-15)
高能环境召开2024年总结暨2025年经营大会 李卫国出席讲话
[详细](2025-01-14)
李安民应邀出席首届中国特殊资产投资高峰论坛并参与圆桌对话
[详细](2025-01-13)
世纪明德助力国际游学与友谊学院项目, 奏响多元文化乐章
[详细](2025-01-11)
东方雨虹·华图教育紧急驰援参与西藏抗震救灾行动
[详细](2025-01-09)
马培华庄聪生等致辞 李志起作主旨演讲: “蝶变2025”新年经济论坛盛大举行
[详细]主办:北京湖南企业商会 京ICP备19012620号
技术支持:北京玉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